胎体上描绘纹饰。另一种是以青花为地,衬托白色花纹,而眼前这只青花大盘正是一件蓝地白花器。
盘内以青花精心绘有三组纹饰。主纹饰绘为回首龙纹,两眼怒视,由天而降,张牙舞爪,矫健曲身,翻腾旋飞于天际云彩之间,口戏火焰龙珠,栩栩如生,形象非常的生动逼真,场面气势恢宏,此种龙纹,在元青花瓷器中可谓非常的罕见。
盘内壁满绘缠枝莲纹,口沿处饰花叶锦地,外壁装饰缠枝宝相花,层次清晰,繁而有序,线条苍劲有力,布局疏密得当,繁而不乱,又不失壮美之举,显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才能。
仔细观察了此盘的画工,楚琛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此盘的釉层,只见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
另外胎体手感沉重,致密坚硬,胎骨较白,稍稍含灰色,胎釉都符合元青花的特征,而引起这种现象的,正是由于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就采用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的缘故。
最后,楚琛又观察了大盘的足底,只见其削足处理方法为底足足端内墙斜削,足端外墙斜削一刀。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齐,呈弯曲状,器底可见螺旋状的切削痕。这正是元青花大盘常用的底足处理方法。
另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