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吴叔就皱着眉头说道:“不对,这虽然和《枯木竹石图》很像,但一些画法和技巧却有所不同,而且表现出来的意境也不太一样。”
1079年,苏轼的政治对手,断章取义地引用苏轼的诗句来罗织政治罪名,导致了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这一次,如果不是宋神宗祖上有“不杀文士”的遗训和他骨子里对苏轼才华的欣赏,苏轼难逃此劫。最后,苏轼被贬黄州。
而《枯木竹石图》正是因此而生,画卷之中充满了悲观抑郁的情绪,让人看久了都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但眼前的这幅画,除了悲观抑郁之外,其中更是包含了极其凄恻苍凉之意,就好像是一个风烛残年,拖着病弱之躯的老者,即将离开人世一般,看的楚琛他们的心中都不断的升腾出抑郁悲凉之意,很是难受。
不过,很快大家就有了发现,明白了为何这幅画会有这样的意境,因为从旁边提拔的诗词来看,苏东坡当时画这幅画的时候,已经是命不久矣,而那首诗词,正是他写的绝命诗。
为什么苏东坡临死之前会画下这幅作品并提诗?这让大家觉得非常奇怪。
当楚琛看到另外一人的提拔,才恍然道:“原来这幅画是苏东坡临死之前送给黄庭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