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上一对立耳,深圆腹,下承三圆柱足。鼎腹部出六扉棱,口沿下饰六对鸟啄龙纹。龙纹下饰三组大饕餮兽面纹,兽目圆瞪,眉角明显。饕餮纹中间与之间以扉棱间断,布局严谨。
另外在鼎腹部的位置,还有 “卫父作宝鼎” 五个铭文。
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等,即古青铜器上的文字。
各个时期铭文内容字体风格铸刻技术以及行列分布等因不同的社会环境而不同,因此,判断伪字也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可以作为物判断该器的真伪的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判断铭文内容真伪的一个手段。
商到春秋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内容多记载奴隶主贵族的祭祀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盟誓契约等,最简单的以一二字标出奴隶主或其氏族名称。
商代铜器铭文始铸于中期,内容比较简单,如象形文字或族徽。铭文最长者不过五十个字,字体近似甲骨文,而且无论是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所划分的雄壮派和秀丽派,两派的笔画首尾都略显纤锐出锋。
眼前这只青铜鼎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它虽然是铸成的,但首尾看上去却略显圆润,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这些铭文不是铸成的,那还可以说是后加上去的,对这只鼎虽然有影响,但以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