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武帝派张骞去寻黄河源头,张骞乘槎(木筏)溯水而上,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穿过荒无人烟的地带。到达一座人烟稠密的集镇,男耕女织,秩序井然。
他走进一户人家。见这家的女主人正在织布,其丈夫牵牛饮水。
张骞很诧异。向他们询问:“这是什么地方?”
男主人指着牛正饮的河流说:“这是天河。”
女主人把支撑织机的一块石头送给张骞,张骞带回后。被见多识广的东方朔认出,说这是天上织女织机下的填石。
后来,“张骞乘槎”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出使远行。
这个故事在唐宋诗词元明清戏剧等均有涉及,同样,古玩中的雕刻作品中也有许多是以此为题材制作的。
这只笔筒就是这般,通体采用高浮雕手法,技艺精湛,人物和情节刻画的惟妙惟肖,楚琛仔细观察,觉得应该使用的是“三朱”竹雕一脉的技法,算是一只比较不错的竹雕笔筒。
见楚琛把东西看完了,马老财就笑着问道:“楚少,这三样东西您觉得怎么样?”
楚琛指了指那只笔筒:“就这件吧,其他两件不对眼。”
马老财听楚琛这么说,心里顿时就有些急了,道理也很简单,他虽然先前说话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