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巨匠的倡导和直接参与设计下,黄花梨家具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愈加鲜明。
    延续到清早期后便逐渐登峰造极。黄花梨的肌理细腻程度,在其他木材中很难找到能与之相比的,不用上漆着色,用砂纸和蜡稍加打磨就光可鉴人。
    它的光滑温润,代表了华夏文化的一种追求自然的境界,那种美感,那种天然合一,给人无穷想象。
    清代以后,黄花梨日渐稀少,一木难求。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百年战乱,社会动荡,明清家具大多流离失所,损毁将尽。而明清家具的用材传统及制作工艺亦被时代潮流反复推向边缘,日渐衰微,精于此道者后继乏人。
    据说目前尚存于世的黄花梨家具不过万件,而且70%在海外,这就更增加了黄花梨家具的珍贵性。
    此件交椅由黄花梨制成,扶手四接,两端出头回转收尾。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背板弯曲呈“s”形流水线,两侧带曲型窄角牙,背板上方雕塔剎纹,背板下部起亮脚。
    木材相接及腿足交处皆有铁包并簪花嵌银丝,并以铆钉加固,铁片之上或簪刻云纹,或簪刻花卉,细节处纹饰亦制作精美。
    由于交椅易于折迭,便于携带,但同时又需负荷承重,不易完整保存,故传世品十分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