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的事情。”
    自从给楚琛工作,左山也找了几本简单的古玩知识类书籍看了看,不求能够精通古玩鉴定,至少在楚琛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他不至于一点都听不懂。
    吴叔笑道:“那是你看的书少,古书上关于透光镜的记载很多。像《太平广记》载。隋王度得到的古镜‘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损。’,宋周密的《云烟过眼录》也有记载,‘映日则背花俱见,凡突起之花,其影皆空。’”
    “不过,这些书只是记记那怪异的现象而已,并无一人能道出这透光的原委。唯独沈括不然,他在《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中,不但讲述了透光镜的种种特异之处。还说出了其中的原理。”
    听到这里,左山就说道:“这《梦溪笔谈》好像很有名吧,既然上面写着原理,怎么就没人制作呢?”
    “原理是原理,但运用原理的制作方法,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研究的出来了。”
    吴叔笑道:“而且有一点你也说错了,并不是说没人知道透光镜的制作方法,郑复光在《镜镜詅痴》中说得很清楚,透光镜直到清朝道光年间。往往还有发现,只不过铸造的方法秘而不宣而已。”
    周文平闻言说道:“古人就是把配方之类的东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