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相携前行 > 第一卷 拓地风云 第 3 章 拓王国
    云来阁 http://www.xyyqm.com

    拓家臣奉神圣天子之命征伐圣火朝,一路向西攻城掠地,直至源陆极西荒无人迹处,征无可征,伐无可伐方才停下。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大司马征西将军拓家臣正在大宴出征诸将,这些粗豪汉子兴高采烈,大呼小叫,不由得他们不兴奋,大伙出生入死、马革裹尸,方才打下诺大的锦绣江山,他们是功臣,是要被分茅裂土,各自凭军功成为神圣王朝的新贵权臣,好处是少不了的。

    正热闹间,帐外传来高呼声:“圣谕到!”一众莽汉顿时大喜,欢天喜地乘着酒兴出帐共聆圣谕。

    可是呢,大冷的天,圣使头上居然冒着冷汗,个别细心的参军已感到形势不妙,不过没有乱插话,是要听圣谕上说的是啥事,居然让圣使面色发白、头冒冷汗。

    圣使哆哆嗦嗦地捧出圣谕,结结巴巴念道:“圣谕:敇封拓家臣为征西万世王,世袭罔替,直属五十万大军永镇边国,不用晋见。麾下一众有功将士由拓王择优自行封赏!”拓家臣与一众军将当即傻眼。

    一位前军统领上前,一把拎起圣使,喝道:“你这鸟人,说啥鸟话,大爷是替巢家打天下,不是拓家的狗腿,大军已到极荒之地,人毛都没一根,赏什么?拿什么赏?你这贼子不说明白了,爷捏死你!”

    征西大司马拓家臣、及其余诸将一阵沉默,没有阻挡,圣使居然被吓死了,前军统领一把扔出帐外,吐了口唾沫,嘀咕道:“晦气!”

    大司马拓家臣与众将相视无语,有心返身杀回秋京城,但前方都是拓家臣一路留下镇守城池的麾下,城池被神圣王朝封为公、侯、伯、子、男等封地,昔日众将已成私地的领主,现在拓家臣已如丧家之犬,别说合谋,连借道都不可能!更要命的是五十万大军所带粮草仅够一月所需,别说攻城拔寨,就是行军赶路都入不敷出。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幸得拓家臣有两项家传绝技:一是采石炼铁,二是能寻岩盐。无奈之下,五十万大军以中军大帐为基点构筑营寨,一时间军中大兴冶铁煮盐,同时与四方诸侯交易,并隐以武力相威慑,各封地公侯本就是拓家臣原来的麾下,只要拓家臣不举旗造反,自然不会以死相逼,乐得交换各自所需物资,使得五十万大军不至于饿死溃散。

    数年后营寨变成了城镇,取名咸阳,喻意“盐”救的命。五十万军卒因农屯、盐铁交易变得富足,各地流民纷纷来投,所以拓王国才算真正成立。拓王麾下军将积功可封公五人、侯百人,伯、子、男若干。拓王从公积中拿出足够的资源协助麾下有功军将自带流民垦荒建国。数十年后,拓王国成为拥有王都、五个直属公国、五个分封公国、百余侯国及附庸,成为神圣王朝有数的强国。

    极南的封王国、极东的御王国也大体相似。自此后,众军将因恨神圣天子负义,只知有王,而不识天子,形同割据。神宫对王国的控制亦非常弱。

    拓王国建都咸阳,仿圣火王朝、神圣王朝惯例设王庭,征西万世王之下,设司徒总领朝政,司寇掌刑罚,司马掌军政,大将军都统领领全国军马、并掌征伐之事;王室宗正,司王族管理、及各种礼仪祭祀,及对外交。再下设藩吏部,司各封地的官员、及王国官吏的考核、升降;户部司财税收支,国库平衡;兵部司军政建设、及军备供应;大理寺司刑狱。

    拓王直领五个公国为丹阳公国、朝阳公国、明阳公国、彩阳公国、鎏阳公国。国公由每一任拓王任命,不得世袭,形同郡县,只不过公爷必须是王室血统。而且大将军都统领,必须是现任王子担任。

    由于拓王国是处于极端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建国,王国常备军常年保持五十万人,各直属公国十万人,总计一百万大军枕戈待旦,以备不测。拓王国地处源陆西部边陲,地广人稀,所以实行屯兵制,军士自种自收、服兵役代替徭役,轮值护卫王国。

    王国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盐铁专营,军士的械甲、农夫的农具、食用的盐都是与周边封地交易的主打产品,占王国的财政收入近八成。

    拓王国犀利的战刀长予,众多的常备军士,强力地维护王国周全。

    拓王国的其余公国、侯国,及伯爵、子爵、男爵私地,初期也是参仿拓王国的通行做法,可是他们没有铁、盐收入,所以就养不活大量的军队,最后干脆不养了,把军士变成纳粮上税的农夫,自已只养一些私兵死士,保护自已的安全。若是遇到大规模闹事,只好请拓王出兵摆平,开始还出钱付费,到后来,收括得狠了,闹事的反而更多,拓王也是无奈,再也不提收费的事,只当是练兵。

    当今的王爷拓仁肃,已是八十有三的高龄,拓王国立国已逾百世,百世拓王国虽有风雨,却也是平安渡过,他育有六子、三女,长五子任四个直属公国的公爷,一个任大将军都统领,三女都已远嫁,仅有幼子在膝下承欢,再过些日子,小王子也是十五岁,算是成年了。

    拓王国经过百世经营,国力稳固的同时,也是隐存了太多的隐患,并不是说每一代的拓王看不到问题,而且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历代拓王都是高寿,等他归天后、即位的王爷也是老大不小,早已失去了进取的锐气,能和和气气地混到退休归天,自然不愿在自已的任上多事、搅局,所以,问题是一代累一代地往下推交,总认为子孙会有办法处理。这不,老王爷正在想着自已归天后,让谁来接班。

    拓王国的一班文臣武将,其祖上都是跟随第一代拓王打天下的功臣,起初这些人犯错犯事,王爷总是想着以前的艰苦岁月,这些老兄弟是如何的帮衬自已,屡屡是法外开恩饶赎、放过了。而且,当这些人归天后,王爷也是不忍其子弟流落,仍教子承父职,有个衣食饭碗,三来两去,几代拓王过后,子承父职几成惯例,连朝中的官员都成了封地的公爷、侯爷般,只要不是谋逆的大罪是不能免职的。久而久之,在咸阳城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数十个大大小小的世家,其中最为势大的有四个大家,基本上是掌握了王国的经济命脉,甚至渐渐地把影响力延伸到军队里面。

    王国司徒掌朝政,百世经营,门生故吏遍布王国,而且现在的铁盐专营,实际上就是司徒家专营,除了王国必需的军费开销外,王爷想用点钱办事,都有点难!难在哪里呢?司徒大人会说,现在王国开销太大,真的没钱,国库都差不多是空的。所以,司徒家是第一家族。

    王国司马掌军政、军需,与司徒互有默契,为第二家族;司寇管的是刑狱,司徒、司马自然要分肥,成了第三家族;王宗宗正虽不理政务,可是军队是在王子手中,他的地位特殊,只挤了个第四家族。云来阁 http://www.xyyq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