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了吴承恩的信心。这时候吴承恩面临了重要的抉择,要是想继续科考的话,他不能做生意,也不能当官吏。每月领一斗米之外,只能依靠父亲留给他的遗产生活。要是想养活一家人的话,吴承恩就要放下身份,教书、卖字、当官吏,这样的话吴承恩就不能再参加科考了。为此吴承恩既不想就这么放弃科考,又不想让一家人饿肚子,所以吴承恩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吴承恩利用化名写一些,用不多的稿费贴补家用。这样做不算是违背科考的前提,不算是从事下贱的工作,依然可以继续参加科考。
起初吴承恩的几乎没有人看,吴承恩还要倒贴印刷费和工本费。后来吴承恩渐渐明白了大家的需求,开始动笔写一些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这是有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笃信道教,对于神神怪怪的很有兴趣。再加上老百姓大多数不认识字,喜欢听神话故事,所以民间书坊有许多神话问世。吴承恩挖空心思想了一些神话故事,但是远远不够,几乎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为此吴承恩白天留恋在茶馆酒肆,收集各种故事来源,晚上吴承恩写一个个短篇的神话。渐渐地吴承恩有了一些名气,一些读者希望吴承恩写一个比较独立又完整的神话。吴承恩就开始动笔写《西行杂记》,只不过中间断断续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