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生很重要,也是一个莫大的荣耀。除了这个第一先生之外,每一个太子还有数个先生,分门别类地教授太子各种学科知识。
想当年隆庆皇帝还是裕王的时候,他的第一先生就是徐阶,主要的先生就是高拱。当他确定为下一任的皇帝后,徐阶和高拱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当时因为严嵩没有倒台,太子太傅依然是严嵩,所以徐阶被直接任命为“太子少傅”,出任内阁次辅,高拱也进入了内阁。隆庆皇帝登基后徐阶正式成为内阁首辅,高拱成为内阁三辅,可见当皇帝的老师是很有前途的事情。
按照原来的安排,隆庆皇帝安排张居正当儿子朱翊钧的第一先生,谭论是第二先生。只要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入学,张居正加一个“太子太师”头衔,谭论加一个“太子太傅”头衔,两个人一起教授朱翊钧。等朱翊钧再大一些后,由张居正和谭论共同举荐新的先生,加大朱翊钧的教育力量。没想到因为政见的关系,徐阶联手张居正,把高拱和谭论挤出了京城。隆庆皇帝只好只任命张居正为“太子太师”,单独主持朱翊钧的教育工作。反正朱翊钧还小,等过几年后张居正再推荐其他人一起教育朱翊钧也好。后来谭论和高拱杀回了京城,隆庆皇帝应该任命谭论出任朱翊钧的“太子太傅”才对,没想到隆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