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燎原黑火 > 第二十九回 起义
    可是,山贼们对视一眼,哈哈大笑,如不闻不问一般,目光重新齐聚在那杜甫脸上,便摘下背上大刀,摆出战斗姿势,只见一颗颗辰星,他们眉心不约而同的浮现,只觉得一股肃杀之气弥漫。

    那杜甫登时一惊,全身蓝光亮起,欲要迎战,但见所有山贼一个个衣着齐整,动作如一,围人的阵型竟也是军中秘而不传之法,只是略一对照军事典籍,便已认定这些人尽皆来自军中。

    他斩钉截铁的说道:“你们不是山贼!山贼虽然也有激发星元力之人,但绝不可能会有这么多。你们是军人!”

    这精准的判断当真是一针见血。那些山贼本来一个个凶神恶煞,面目狰狞,听到这番话,一个个仰面长叹,只听那山贼头领道:“看来你不是一般人。实话告诉你。我们是前朝皇帝的旧臣手下的将官,只因那孟浩然谋权篡位,诛杀旧臣,我们才没了军职,不得不落草为寇。”

    其时,这也是那杜甫运气好,碰到的这群山贼皆是穷乡僻壤出来的苦孩子,秉性淳朴,倘若换了奸邪恶小之辈,早已将他当场击毙,哪还会耐心交谈。

    “那你们就没想过重新组织人员起义吗?”杜甫问道。

    那山贼首领理所当然的回道:“当然想过。只是朝中有实力的早被谋害,没实力的也被剥夺了兵权。我们只是一些散兵,如何对抗得了朝廷?”

    杜甫道:“那这就是你们和他们同流合污的理由?”只听一道暴怒的吼声响起。

    “胡扯!我们可不做伤天害理之事……”那山贼首领道,但一言未毕,被中途打断。

    杜甫道:“做抢劫财务夺人性命的山贼,难道不伤天害理?”

    “我们虽为山贼,但有原则。只抢财物,不害人性命。”那山贼头领,道。

    杜甫笑道:“这有区别吗?那些财务可能是普通百姓一家人一年的辛苦所得,也可能是治病救人的钱,给你们抢去了,他们还活的了吗?这难道不是伤天害理吗?”

    此话一出,那山贼头领欲再争辩,但阔口张了又闭,闭了又张,欲言又止,只气的面红耳赤,脸皮颤抖,沉吟半晌,终于憋出一句话来,道:“那又怎么样?只要能够完成大义,这些个人的牺牲都是必须的。”

    “大义?这么说,你们还另有所图?”杜甫好奇的问道。

    那山贼头领,左手指向杜甫身后百余步外的县城,说道:“没错。我们一直在谋划起义之事,要起义得先有根据地才行。我们已经计划好了,凑足了钱,就将那座县城买下来。孟郊已经和我们谈好了价钱。”

    那杜甫自始至终一直都保持冷静,听到“孟郊”突然间心口一痛,只觉得头晕目眩,踉跄了一步,险些跌倒,勉强站稳以后,胸中升起无穷的怒火,但没有表现在脸上。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怒火以后,假装失望,长叹一声,笑道:“天真。

    和平年代想靠钱买下一座城都不可能,何况是乱世。幸好你们碰到了我,否则,若真是带着银两去交易,只会人财两空,死的一个不剩。”

    这登时便激起了山贼们的不满,只见一道道阴沉之色在他们眼中不约而同的浮现,只觉得一股莫大的威压弥漫开来,一场大战眼看便要爆发,突然间,一道低沉的惊呼声响起。

    其中一个大汉双眼一瞪,收起星元力,对杜甫左瞧右看,上下打量了一番,一副在确认什么的样子。过得三吸工夫,只见他抬手喝道:“大家别急着出手!”目光落向那杜甫,问道:“小兄弟,你不会是中元村杜家庄的少爷杜甫吧?”只听一道诧异的惊呼声响起。

    “你认得我?”那杜甫意外的回道,只见他神色认真,目光自然,不似演戏。

    那大汉哈哈一笑,凑到那面前以后,突然面露喜色,说道:“老大。这小子就是杜老爷的独子啊。早就听闻杜老爷有个聪明伶俐的独子,只是我们从未见过,我也是刚刚才想起杜老爷曾经送给过他儿子一支翡翠色的神笔。你看他是不是和杜老爷有七分神似?”

    那山贼首领点了点头。

    当下,那群山贼便将杜甫扛上肩背,那县城外南部的一处小山头走去,山顶有一座山寨,里面密密麻麻住满了山贼,皆是青壮男女。杜甫一进入山寨便被一群女兵带去沐浴梳洗,待得换上好了新衣裳,立即便有人将他带入大帐中,只见一桌桌丰盛的酒菜齐整的摆在面前。

    那山贼首领只是目光从他脸上扫过,便即站起身来,又是激动又是欢喜的将他带入上座落下,然后,又是好酒又是好菜的招待,如待贵宾。杜甫一直心中茫然,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细问了一番缘由,方才恍然。

    原来,就在孟浩然谋权篡位没多久,他父亲便默默出钱支援各地的将兵对抗那孟浩然的势力,虽然抵抗尽皆以失败告终,但所有将兵心中早已将那杜甫父亲的恩情记下,只是苦于杜家半年前突逢灭门,还以为杜家绝后,再加上实力不够对付孟郊,自然无力报恩。

    眼下,他们偶然察觉那恩人独子就在眼前,哪里肯放他离去,自然不等杜甫反应,便已将如贵宾一般好生招待,所有敌意也顷刻间烟消云散。到得第二日,正午时分,那山贼头领将杜甫请进帐中,安排他坐在身边,说道:“杜甫,你的事情我已经了解。

    这半年,你过的不易啊。朝廷和你的梁子已经结下,那孟郊一日不死,只消你还活着的消息给他知道,他定然会来找你灭口。我们既然找到了你,自然不能让你再有危险。可是,你也知道,我们现在实力不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朝廷官兵围歼。

    我们的命运已经相连,早就听闻你自小熟读各类典籍,对兵书也甚是了解,我看不如这样,从今往后你就做我们的军师。我们也不再做山贼了,这山头就是我们起义军的根据地。今后一切兄弟都听你指挥。如何?”

    这番话说的至真至诚,至情至理,大出杜甫预料。虽然他有心拒绝,但思来想去一番,还是点头答应。自这一日起,他于是便在军中戴起纶巾,指挥起义军行军,先联络县城周围的散兵增加兵力,然后,趁夜从四面突袭县城,初战便即告捷。

    杜甫声威大震,只见一队队官兵从四面八方的其余县城杀将过来。他不动神色的轻挥了两下神笔,只听一道道此起彼伏的闷响回荡。

    “轰轰轰轰……轰轰轰……”

    所有官兵立即便如深陷泥沼一般,沉入地底,寸进不得。原来,杜甫早已命名挖好了陷阱。只听一道道兴奋的喊杀声回荡。

    “杀呀!”

    “冲啊!”

    东南西北四大城门一齐打开,只见一片片人潮鱼贯而出,顷刻之间,便将所有敌军吞没,只杀得敌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

    这一战以后,起义军声势更大,眼看便能收复省城,那当初的山贼眼下已成起义军的首领,左手一抬,便要下令围城,激动的说道:“攻下省城!这样我们就有能和朝廷对抗的资本了!”

    但就在这时,一道刺耳的声音响起。

    那杜甫摇了摇头,道:“大人,不可冲动。省城不像县城,守卫实力颇弱,即便是有星元士镇守,最强也只有入道境,凭借人海战术便能对付。但省城的星元士齐己据我所知是孟浩然的心腹,实力已到两仪境。万万不可贸然出击。轻敌只会换来失败。”

    那首领这些时日以来,见识到杜甫的能耐,早已对他言听计从,忙左手喝止那传话兵离去,诚恳的问道:“先生说的有理。那我们该怎么办?”

    “只需略施小计。”杜甫神秘的一笑,回道。说着,他走到那传话兵面前,从怀中摸出一个锦囊塞进他手中,并附在耳边小声嘱咐了几句,只是过了两天,齐己便驱马带着一队百余众的亲兵,急急忙忙的往东南方向赶去。

    原来,杜甫分出部分士兵佯攻东南方向的另一个省城,逼迫得那里的守卫发信求援,待得齐己离开,便立即发兵攻城。此城建在天门山上,南靠楚江,易守难攻,是西辰国的重要据点。

    杜甫带兵反复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冲杀,竟也难以攻下,眼见将士死伤越来越多,士气一跌再跌。他只好鸣金收兵,假装撤退,待得有追兵冲出城来,再掉头反攻。这登时便打得守军措手不及,且战且退。

    可是,那杜甫可不会给他们机会逃脱,忙下令加速追击,几番猛攻以后,终于将追兵杀了个干净,冲入城内以后,只见一个个老弱妇孺躲藏在四面的高楼内,脸上皆是难掩的恐惧与不愿之色,欲要安抚,不料一道道凄厉的惨叫声突兀的响起。

    “啊……啊……啊……”

    红光爆闪,鲜血喷溅。跟着,一片此起彼伏的闷响便即回荡。

    只见一个个血洞在百姓肚腹浮现,所有百姓尚未来得及呼唤救命,竟已纷纷吐血而亡,那所有血洞内竟钻出一支支羽箭,密密麻麻的往那起义军齐射这边过来,杜甫与左右与前后的士兵猝不及防,立即倒下一大片,眼看便要全军覆没。他只好连忙带兵撤出了城内。

    原来这是齐己离开是交代副官设下的毒计,以百姓为诱饵迫使敌人放松警惕,然后突然从后方射出羽箭,先射杀百姓,再将起义军击溃。

    杜甫吃了大亏,接下来的攻势收敛了许多,但就是这一收敛,城内的士兵又纷纷涌出凶狠追击,险些将所有起义军一齐消灭。幸好杜甫沉着应对,勉强保住兵力与敌兵相抗,只是如此一来,一时半刻,竟也难以攻下城来,眼看战况转眼间陷入了胶着。

    谁也未曾注意到,一叶孤舟从楚江上游缓缓驶来,舟首站着一人,一身金丝长衫大是惹眼。他三十五六岁年纪,身材宽阔,身长却不足六尺,但见此人目光炯炯,如同饿虎,负手而立,器宇不凡,除了那自命不凡的李白,又能是谁?

    ——————————————下回预告—————————————

    那李白朗声道:“青莲剑诀第二式,冲剑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他人随声动,一转眼间,已飘动了百余步,只见红光飞溅,鲜血乱溅,所过之处,一具具尸体如青山一般堆叠在两边,全身上下却滴血不沾,一尘不染,连那三尺长剑竟也是洁净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