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了,晨阳现在写的歌确实比以前好多了,至少要比那什么滑板鞋啊之类的好听多了,上次你听哪个什么月亮之上,这次写的比那次还好听。”
“我不相信。”
“你看你这人,我这有什么好骗你的?不信你去听听。”
“真的啊?那我去听了。”
“我也去,这两天这么多人说,我也感觉到很好奇了。”
“什么时候排练啊他们班?我也得去听听。”
对于晨阳写歌的调调,只要关注音乐的人其实都会很了解,而且即便不了解,作为吃瓜群众,大家多多少少还是会跟着社会给予某个人的标签来看待某人。
于是,在震惊与诧异中,附中一小的很多老师们都瞅着三年三班排练的时间点去听这首《送别歌》。
无形中,《送别歌》的知名度在整个附中一小形成爆炸之势,迅速在小朋友和老师之间流传着,有几个喜欢古典曲风的音乐老师偶尔还会哼着《送别歌》去上课。
当然,最开心的还是三年三班的小朋友们,现在学校里到处都在传自己班级的歌曲,虽然这首歌只是用来在毕业典礼上演唱,但作为第一批在公众场合的演唱者们,这两天孩子们表现的格外积极。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