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的欲仙欲死。
而下午的理论基础,郝荣在上面大谈特谈表现派、体验派和方法派的定义和区别,还有什么五力六感,什么观察力、想象力、分寸感、幽默感……之类的。
贺新虽然看似一脸认真地做着笔记,但实际上听的是云山雾罩,感觉好复杂。
他在饰演小贵这个角色的时候,他把自己和原主两辈子的生活经验都融入到角色当中。
但剧本设定很多是他没有经历过的,他会尽量去揣摩这种人物情绪,就把这设定当成真的一样,这明显是体验派的路子。
不过当他后来研究《演技六问》后,又学会了情绪代入。比如一个女人死了老公,他没有死老公的经验,就用上辈子爷爷去世时情绪替代,这其实就是方法派。
至于表现派,他还不能理解,感觉太假。
表演,在他亲身体验和先入为主的思维里,就应该是真看,真听,真感觉。有生活经验的,或者能揣摩透的,那就尽量融入角色,就把自己当做戏里的人物。
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寻找情感替代。
两者并没啥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前者更深入纯粹,后者更加灵活实用。
很简单的事情,似乎并没有象郝荣说的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