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放弃了,笑着看着于东他们:“你们的新书,我都看了,写得很好。我跟晓林说,把我的话带给你们,不知道她有没有带。”
李晓林撇撇嘴,看向父亲,“我敢不带么?只不过我每次都夸,他们倒不一定信,以为是我的客套话。现在人就在你跟前,你亲自跟他们说说,他们就不得不信了。”
巴今点点头,又说,“李晓棠写了篇,《门规》,还算过得去,后来投在了《钟山》,再后来,这拍成了电影,毕飞雨还把剧本又写成一部,叫《上沪往事》,我也看了,写得很好。”
毕飞雨谦虚道,“我不过是在《门规》的基础上做了些修改,不算什么。”
巴今又挪了挪腿,眯眼笑道:“你们都写上沪,但要说写得好,还是于东这个上沪本地人。《人群》我看了,写得很好,视角好,手法好,各方面都好。你笔下的上沪,跟李晓棠的不一样,跟张爱菱的不一样,跟王安意的也不一样,你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上沪。”
于东笑着回道,“其实我也是离开了上沪之后,才有了写一写上沪的想法,之前在上沪待着时,从来没有刻意想过上沪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大概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巴今点头,“这种感觉我很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