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变。
此外,更关键的是他本人,二十岁的年龄就拿到了菲奖,学术研究的黄金生涯才刚刚起步,后面还能再做出怎样的伟大成果谁也说不定。
之前没来找,是因为他还没拿到菲奖,国家这边没办法开出太高的条件。
拿到了菲奖后就不同了,荣耀本身就是实力。
对这样的人才,开出额外的条件也符合办事规则。
无论是三倍年薪,还是zheng策随人走,哪怕徐川自己开研究所这种都无所谓。
只要人在国内,那么做出的成果和研究就必然会先在国内应用上。
对于国家来说,这就足够了。
......
听到穆良才开出的条件,徐川都惊讶了一下。
他在普林斯顿的年薪足足有六十万米金,翻三倍,就是一百八十万米金,换算过来,足足有一千两百五十万了。
千万级别的年薪,哪怕是对于菲奖得主来说,也是顶级了。
这可是纯工资,不掺杂福利待遇、科研分成等其他收入的纯工资。
更夸张的是后面的zheng策,zheng策随人走,甚至用科研资金建立属于自己研究院这些,在国内,恐怕能享受这种zheng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