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只要跟着“钱”走就不会“迷路”。
社会和谐需要父母把对孩子的爱看做自身责任,这种责任感会让他们不敢做出出格的行为,凡事谨小慎微,因为那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未来,所以社会稳定了。
银行,地产商,教培行业,医院,乃至游戏……70%以上的商业机构都乐于看到父母把给孩子爱当成自己的责任,这样就可以压榨他们,让他们不断地在孩子身上投入大量金钱,不,应该说毕生财富,像找家教、买房子、娶媳妇、各种素质训练……子女经济能够拉动多少内需啊,毫不客气地讲,一旦子女经济熄火,中老年人降低需求提高储蓄,那么经济距离垮塌也就不远了。
还有子女本身,作为既得利益的一方,他们当然也要舆论绑架父母,让本该属于老人的资源用在自己身上变成老人的义务。
这些商业机构和为人子女者不断推波助澜,加强洗脑,也就可以理解了。
就像《小欢喜》里演得那样,父母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尽职尽责?
答案是永远不够,总能找到被人诟病的地方。
人活着肯定要寻找存在感,或者说人生目标,放眼国内社会,35岁以上的父母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多数都已经不是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