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衣半斤八两。看这玉简上各种功法的名字都有些费劲。
    这玉简上的文字,比西周晚期的大篆存在时间还要早。和大篆有些分别,整段的大篆中,还夹杂着一些甲骨文。云舒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去,还觉得能够理解个七八分。
    可是,饶雅和白如衣却只能拿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大篆与现代文字对应的字表,连蒙带猜了。而且,古人讲究个微言大义。这玉简上的名字也很是古怪。
    而且,即便是将这些玉简贴到眉心上。以这三个女子的心念神识之力,也只能做到一字一句的去看。并不能如修士一般,把玉简往眉心上一贴,满篇文字便烂熟于心。
    唯一好一些的,便是饶雅。她的经脉内有那么一丝灵气在。这玉简的速度,也比白如衣和云舒快了许多,虽然不能如正常修士般一篇一篇的看,却也能一段一段的看。
    所以,第一个选定了功法的,是饶雅。她在这数百个玉简中,找到一个名为《瑶光》的玉简。云雷大体看了一下。这竟是一部五行之力中,土系功法的变异,玉系功法。
    华夏古人,特别是修仙者,将这天地本源,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并以华夏地理,和天干计数,定下方位和特征。正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