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我们的译作之后,能够反思一下他们对华夏人已有的成见,并能因此修正谬见,改变他们对于华夏与英吉利两国人民与人民、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态度。
辜鸿铭的著作,包括《尊王篇》、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一九零九年用英文写成的《华夏的牛津运动》,以及一九一五年的《春秋大义》。以及其翻译成英文的《论语》、《中庸》、《大学》等等。
这些著作无论是译作,还是辜鸿铭的原作。欧罗巴诸国的影响,都极为巨大。一九一五年,辜鸿铭的《春秋大义》,被翻译成东瀛文、英吉利文、普鲁士文等数种文字,刊行于世界。对于一战中和一战后的普鲁士,以及欧罗巴诸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普鲁士,甚至掀起了一场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这些著作,有许多都成为欧罗巴一些大学的必读书目。一九二零年,在普鲁士莱比锡出版了由奈尔逊教授翻译的辜鸿铭论文集《呐喊》。
其价值,甚至还高于众人所熟知的那一本同名作。
当日的华夏,深受诸国欺凌。直到如今,华夏与欧罗巴之间的文化交流,还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以欧罗巴一系的文化为主导。欧罗巴诸国的人自认为高高在上,华夏有些人,心中的辫子没丢。西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