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玩闹、厌学、颓废、好战的精神在小学那边似乎还演变成了一种潮流来着,反而是古往今来都推崇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被瞧不起,耻笑为书呆子、死读书。
是像郑婆婆她们感慨的那样,时代出了毛病吗?孟晏低头抿了抿唇,他却觉得,很正常。
人本来不就是这样充满惰性的生物吗?古往今来其实都一样吧,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实际生活在过去,所以大家都向往回到从前。
要不然为什么会有屈原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后投江而死;
甚至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孔子也曾自认为“丧家之犬”;
老子更是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大感怀才不遇。
就像礼记的大同篇所述一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但,所谓的大同社会其实也是一种奢望,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都是被现实逼迫,只能用来聊以自、慰的一夜幻梦。
世界从来都没有公平过,这很正常,绝对平等的世界才是不存在的。但,让所有人都觉得世界不公,这就很不正常了,绝对不公平的世界也是不存在的。
本来,这世界之上能够活的明白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