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哨队的成员已经原地向友军们交出载具和防御阵地。
而毛子也并不知道,这些隶属卫铿的部队随后以极快的速度南下,与一批支援的坦克重装备汇合,赶往伊列河谷。
【毛子的老谚语:遇到困难,铁棒横扫!困难加倍,铁棒加粗!】
在10月7日后,蘇军从伊列河入夷播海的下游区域,快速绕过去了一批轻装集团部队,这个集团军消耗的物资少,在进入区域后,勉强在一个月内能维持作战补给,在转移后立刻从东北方向上进攻卫铿的兵团。同时也在伊列河的南方发起冲击,试图用南北夹击战术覆灭卫铿的阻击部队。
但是这种攻势并没有奏效。北线的蘇轻装甲的参战,都在卫铿测算中。
镰刀和收割者这样依靠磁电记忆金属形成拉力肌肉的作战装甲,虽然在地形跨越上有着优良的性能,甚至能依托底部的火箭进行跨越三十米障碍的蛙跳作战。往往十多架这样的机甲,就能夺取高地。
但是在北线的山地防御体系上,卫铿在战前进行了勘探,在战时工程队用爆破临时拓宽了道路,让缴获的犀牛主战坦克和麒麟坦克直接开到了山脊上。一车当山,万机莫开。
蘇军轻装甲单位被山头上的坦克一个个点碎,而且卫铿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