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平日求他写字的人也不算少。
之前儒生还有自己的矜持,只会帮着写家书写春联,除此之外一概不接,甚至就连别人出几十两让他写个挽联他都不愿意。
但自从外孙降世,家中消耗剧增,且房子愈显狭小,三人所住的房屋早晚也需再扩建一番。
于是老儒生就放弃了那一文不值的矜持,不但时常为别人写挽联,甚至连墓志铭都可以一并写好。
因为儒生写的墓志铭又漂亮又大气,且经常买了墓志铭送挽联,买了挽联送碑文。
这般厚道的买卖方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随着名声传开,找他写挽联墓志铭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白活反而成了主营业务。
儒生虽然经常当着女儿的面说自己枉为读书人,但如今赚的银子,养活三人的同时,还能余下一些,倒也将他仅存的书生意气冲淡了不少。
可好景不长,上天仿佛看不得儒生一家好。
在外孙三岁这年,儒生在家看孩子,秀儿上街买菜,准备给孩子过一个像样的生日。
可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
秀儿中午出的门,到了晚上却依旧没见人影。
儒生心里急,就抱起外孙出去寻找,可直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