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开局生孩子!我穿成了汉武帝的妈 > 正文 49. 咱也有汤沐邑了
良。由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问题,提出征询(即“策问”)。当时贾谊已死,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回答为最好(即《举贤良对策》),深得文帝嘉许,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此后,晁错曾多次上书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文帝虽未采纳,但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袁盎等大臣并不喜欢晁错,持反对态度。
    晁错与袁盎政见不合,所以互不相容,视对方为政敌、死对头……
    七国之乱,在削藩的问题上,袁盎是鸽派,晁错是鹰派。最后的结局是,晁错被景帝腰斩,袁盎得以重用。
    若以忠奸论,晁错无疑是忠臣。晁错削弱诸侯的主张,是没有私心的,是从大汉王朝的利益出发的。
    若以智愚论,晁错无疑是智者。晁错看穿了诸侯坐大的必然后果,是非常有预见性的。
    据姚翁说,“错为人峭直刻深”,啥意思?直刻什么的,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法家人物的,每一个字,都在说晁错这人不好相处,是个没朋友的人。
    所以,请求杀晁错的,是以丞相为首的几乎所有朝臣。至少,在汉朝这边,军队也不会因为晁错被杀,而丧失一点点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