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开始,李君阁让阿音在旁边观看,自己找了两个竹钉子,绑竹丝,在地画出两个同心圆。
内圆是头型大小,外圆是斗笠的外径。
翻出一个海边带回来的半边大椰子壳,扣在小圆,从三根竹篾开始,慢慢加竹篾,先把头弧度编出来,然后将篾条踩在地,弯曲竹篾相互编织。
接下来的是机械操作了,阿音学会后,李君阁让她试着编平面这一部分。
然后李君阁又去如法炮制编另一个,
在地编出四个头型来,将剩下的工作留给阿音来完成,李君阁开始制作陶器。
老办法,铺席子,圆规切底,泥条堆锅边。
有了刀子和老竹,李君阁这次削制出了一套加工工具,从打泥的木槌,到各种型号各种弧度的竹刀都有,做出来的锅子一次的好看太多了,底部甚至修出了规整圆滑的弧度。
等待锅边干燥的过程,李君阁又开始做别的陶器。
包括两个汤盆,三个罐子,都是用做水杯的粘贴法做出来的,速度做锅子快了很多。
还用大小两个薄泥片用泥浆粘到一起,趁还没完全干到一处拿线圆规切出两个同心圆,下大小,大圆半径与罐子外侧略大,小圆半径罐子内侧略小,这是一个带沿槽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