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来细墨粉,调一点稀泥和水,李君阁将鱼钩放里边挂泥。
等第一层碳泥挂好烤干,李君阁又在外头再挂第二层碳泥,再次烤干。
这样挂了好几次,鱼钩变得好像一条细细的黑蚯蚓。
李君阁又开始挂纯泥浆,几次过后,细细的黑蚯蚓变成了粗一些的红蚯蚓。
然后是入火烧制淬油。
这其实是《梦溪笔谈》里边提到过的宋代技术,从那时候开始,国先民已经知道利用渗碳技法将铁针转化为钢针了。
书里提到,将铁针加工好后,埋入几种材料配置的碳粉盆,然后在盆面敷湿泥,插几支铁针在外面,干后火焙烧,等到外面的针体氧化成粉末,里面的铁针会变成渗碳钢针。
李君阁将鱼钩的外边土层刮去,一枚钢质鱼钩呈现在了掌心里。
拿手试了试,鱼钩除了坚硬之外,还有一定弹性,这是因为鱼钩心的铁芯还没有被完全渗透,因而保持了一定的弹力。
这样反而更加合用,千年前古人的技法,当真是妙到毫巅。
想到小湖里的那种带果香的美味鱼类,李君阁口水都快下来了。
这鱼跟军鱼习性类似,喜欢追击掉落在湖面的小虫,李君阁在湖边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