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那些树枝。
然后便是开膛破肚,并尽快将内脏送去让人洗净加工起来。
干活的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在周围狂欢。
歌声嘹亮,笙音入云,双鼓发出低昂雄浑的音响,连年迈古稀的老汉也捏着长烟杆手舞足蹈,男女老幼都在狂歌酣舞,这次狂欢又称之为“踩牛堂”,或者“踩鼓”。
接下来,便是将牛肉背回去,枫树架子和牛头也是,很快寨子里家家户户门前敞坝,都立起了架子和一两个牛头。
各种牛内脏菜摆了出来,接下来各家各户开始吃饭,饭后客人便要陆续回家了。
这叫“散客”。
苗家人的好客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所有的牛肉都分给远来的客人,内脏也在散客的午饭里吃掉。
一头大牯牛,主人留下的只有一个牛头。
下次鼓藏节还得将它放在门槛外来拦截新牛魂。
因为这顿饭全是牯牛的内脏,因此很多人把这个节理解为“牯脏节”,似乎也有道理。
但是苗家人肯定还是喜欢自己的称呼——“弄略”。
整个村寨都热热闹闹,每一家都是在分肉,吃喝,送客。
客人离开也有先有后,出来好几天了,远的急着回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