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闪动。
巷子中的酒肆歌楼房门紧闭,姹紫嫣红的招牌撤了下去。平日依窗卖笑的姐儿,偷偷的在窗户的缝隙中朝外望,美目通红,默默落泪。
街边摆摊的婶子大娘,放下手里的家什,用脏兮兮的围裙揉着通红的双眼。
这时代,没有什么壮怀激烈的口号,更没有什么高岸伟杰的价值观。
但,人有心。
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这些战死的男儿为何而死!
等木棺的队伍穿过长街,走过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时候。
年轻的士子们,已经自发的站在大门口,遥对队伍行礼鞠躬。
但他们之中,有几个世子却背负长剑,挺直腰杆。他们虽没有拜,却满怀憧憬眼含热泪的喊着座座木棺,口里念念有词。
离他们的近的人,听清了。
他们念的,是一封信。是他们少年时的同窗,写给他们的信。
“诸学兄在上,弟自幼束发读圣贤书,有匡扶社稷,安家国天下之心,却奈何无科举晋身之才!”
安卓、IOS版本请访问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科举无望,继续苦读不过是浪费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