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被轰的连渣子的不剩。
随即,他又话锋一转,抬高几分声音道:“说道小成本电影,今年初电影协议曾联合光电下属的统计机构,特意就小成本影片的问题做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
我们发现,小成本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粗制滥造,题材立意不高、剧情故事单一、逻辑弱、内涵不够、三观不正等等弊端因素。
风格多变,本应该是中小成本的优点!
可就我们调研发现,大多数影片在开机后连剧本都没有完善
投资方、导演、剧组,甚至演员都没有拍好作品的概念,以至于成片出来水准极低,导致观众不买账!”
随着康剑民的发声,台下的众人纷纷来了精神。
他的话说的没错,说道了许多人的心坎里。
一部电影。
如果说立项之初,导演、演员肯定占据首位,名导、名气大的演员加持下,投资方才会投钱。
但当剧组筹备完善,开机拍摄后,电影剧本必须放到第一位。
这时候箭在弦上,导演、制片、剧组各部门、演员全都到位,马上就开拍了。
突然发现剧本没搞好,或者说导演有新想法,想换个拍法。
这尼玛要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