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打点他们的生活。
北宋末年,元祐党人的子弟境遇是非常悲惨的,这些人不许做官,连进京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即使在流放安置之处,也时常受到当地官员的凌辱和困窘,有的甚至被迫害而死。苏轼的子孙在那样的逆境中,能得到朝廷高官高俅的庇护,实属不易,甚至可以说是个奇迹。
宋朝官员是有荐士传统的,他们往往把举荐人才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其间也有不少没良心的货色,一旦得势,不仅翻脸不认人,反过来还要抵毁举荐他们的恩人。
譬如,欧阳修举荐了一个叫蒋之奇的监察御史,不久,蒋之奇为了巴结更“有用”的人,反过来污蔑欧阳修和他儿媳不尴不尬,“帷薄不修”,差点儿没把欧阳修气死。
苏轼这个人也喜欢荐士,而且一生磊落豪侠,从不对人设防,是个地地道道的性情中人。
当苏轼是另外一回事情,其他的罪过高俅的人下场都非常凄惨,比如王进教头,也就是史进的师父,曾经教训过高俅,最后被高俅给追杀了,后来才有了之后的一番事情。
而在其中这些受难者中,有一个姓孙的人,此人也极为擅长蹴鞠,本来也是端王身边的一个蹴鞠高手,但是高俅为了上位,却将其给谋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