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我们讲讲吧。”
这些辛勤备考的书生们露出了希冀的目光,连忙哀求道。
他们哪能像乾阳道人,高作蒲团,与各位高官皆有往来,这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起朝廷动向更是头头是道。
这些普通小镇的做题家,怎能比得过他。
“一篇文章包罗万象,蕴藏玄机,足见考生的心思,学识方方面面。”
“我神武国尊崇佛法,文章自然不能对佛门大加贬低,否则摩诃寺的面子过不去,朝廷也不敢用你。”
“可宰相大人又不喜欢摩诃寺,对佛门颇为不满,又该如何表达呢?”
“要明褒实贬,大方向要夸赞佛法的仁慈,暗地里则指出尊崇佛法,大兴土木,靡费甚多,还能显示出自己的一番风骨。”
“你们都是读圣贤书,面子要过得去,总要有几分骨头的。”
“但要切记,这一切不是佛门的错,不是摩诃寺的问题,当然也不能是朝廷的问题。”
“那是谁的问题呢?”一个书生困惑地问道。
只要眼睛没瞎的人,都能看出朝廷的问题。
“当然是斗升小民既不理解佛法真谛,又不懂朝廷的良苦用心。”
乾阳道人笑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