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饭否归来的时候为时晚矣,微型博客领域的话语权早就易主了。
既然决定从微型博客为切入点,方鸿自然不会让量子跳动在同样的问题上栽跟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在团队内部深入人心。
“我之所以认为量子跳动能在PC端的风口末期,于国内互联网时代更迭中崛起,微型博客正好是空白、是机会,我有这么三个理由。”方鸿伸出三根手指头,然后转身擦掉白板上的文字。
他在白板上分别写出三个关键点:
【竞品未杀出重围】
【巨头们处于失明】
【量子跳动的优势】
方鸿回过头来看向众人逐一解释这三点:“第一点不用多说了,微型博客领域尚处于群雄并起的格局,说人话就是大家都有机会。”
“第二点,巨头失明,此时的搜狐走的是SNS模式,不看好微博路线,这到不奇怪,即便是新浪网都在担心微博只是一个很小的机会,同时企鹅的微博产品‘滔滔’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巨头们没有反应过来就是我们崛起的良机。”
“第三点,我们自身的优势,或者说我们更懂微博怎么玩儿。”
方鸿进一步向众人解构道:“量子跳动开发的微博产品应该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