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挫,朗朗顺口。就像刚才《雨巷》这首。虽然他没有依据古代的格律诗,但读起来也非常有节奏感,就像唱歌一样。”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最首要的,他表示,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决不能没有节奏的诗,而且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
当然。
闻一多先生在这里强调的格律并不是古诗当中的格律。
“什么是绘画美呢?”
这位教授继续问道。
“绘画美指的是用词,闻一多先生认为,新诗用词要有画面感。哪怕是使用白话,现代话,甚至是口语话,但只要在我们眼里表现出像绘画一样的美感,那就成功了三分之一。”
对于此。
闻一多先生还对于绘画美进行了更为严谨的分析。
他认为,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先贤们那里,诗与画常常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