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层听闻老板的‘大善’,纷纷奉上敬佩的话语。
要知道,香港其他船东的海员,可不是这样培训的。
此时,招聘海员的机构叫‘荐船馆’,但船员的聘用权掌握在船公司人事经理手中。于是,人事经理同‘荐船馆’往往是内外勾结,利用手上的职权来充实自己的口袋,他们规定不论新职员还是旧职员,若想受聘,须把头三个月的薪水,纳为荐用费,才能签到一张一年甚至是半年的合约。
这些船员在岸上受‘荐船馆’的严重剥削,在船上工作又低微,因此士气极低,平时不是借酒消愁就是赌博度日。
林志超早就意识到,这样的“老弱残兵”难以担当起他发展航运事业的大任,所以一开始就宁愿斥巨资去培训海员。他不允许自己的船员通过荐船馆,而是通过大规模选拔,来录取适合的人才。环球航运的人事部,也是他一直盯着的对象,胆敢伸手,他就会送进去。
虽然这样一来,环球航运不得不多出很多开支(培训费为主),而且环球航运的海员薪水是排在前列,这样也变相的增加公司成本。
而林志超也极其注重成本,但是在其它地方重视节约美德。比如对轮船的保养和维护、轮船上的物品的维护、食物的珍惜,办公室用品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