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机器,缺的也是新型塑胶机器。
原材料方面,各种渠道总归可以获得,只是价格较之前翻倍而已。
香港的塑胶产业已经在夯实基础,两三年后的就会爆发,而塑胶花将是香港塑胶厂的顶峰。
“两个产品质量确实差不多,但我还是可以分辨出这一个是美国产品,这一个是我们的产品。不过,已经足够了,开始赚钱吧!”林志超笑着比划手中的胶瓶。
众人纷纷高兴起来,得到老板的肯定,那就是稳妥了。
陶德荣说道:“我打算再制作4台,大量生产这种胶瓶,迅速占领市场。”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我觉得不错,动作就是要迅速一点,若是有人学我们,恐怕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情。”
一台机器才2500元的成本(不包含注塑机),如此便宜,真是省得很。美国佬卖2万港币,可真是贪心不足啊。
按照林志超的估计,香港和东南亚对这种胶瓶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但毕竟只是小产品,若是搞得好,一年增加五万港币的利润,还是可以的,主要是考虑到竞争者的加入。
林志超为什么如此小事也来亲自过问?
第一,他工作效率高,可以多兼顾事业。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