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上,基本上就阐述了作者对采炼天地源气这条路的理解。
他甚至认为天地元气返本溯源,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某种极其微渺的粒子。
之所以表现的有不同类别的天地元气,根源是天地元气受到了万物的浸染。
这条路所认为的采炼一口天地源气,本质上就是吞纳、采炼天地元气,使其逐步返本还源的过程。
有点像是吸收、压缩、净化,只是所需要量非常大,工程量甚至都不像是常人所能完成。
这条路第一个门槛就是需要开天门八十一寸以上,核心也是走量方面的要求......
但就算是做到这个程度,理论依旧是理论,普通的修行者几乎无法完成。
毕竟人的寿命终究有极限,为了一个一境最强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值得!
后续又是各种猜想和论证,俞幼泉感觉还蛮有道理的。
但很快他又看到了一本思路近乎相反的帛书。
这本书认为采炼天地源气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在天门上打上本我之烙印,还强调个“无中生有”,那肯定是得想办法将天地元气、自身元力,统统都赋予“品格”。
修行者只有本我气息,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