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不露彩瓷。
也多亏有宁卫民这样的大财东的支持。
日趋感到精力不济的老爷子,才能赶在自己彻底衰老之前,尝试着超越前人一把。
不用说,这对大赏瓶有关画稿方面的要求,也肯定比刘永清烧的那对大鱼缸高出不少。
最后还是亏得宁卫民,肯以五千元的润笔费,请知名画家祝达年出马,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位大画家,本身也是工美陶瓷系教授,是叶赫民的同事,一个懂陶瓷的大行家。
所以其画稿构思殊为巧妙。
不但符合刘永清的瓷胎尺寸,而且是尽收春意盎然之象而又无砌堆之感。
但就是这活儿太耗工耗时了,哪怕祝达年带着陶瓷系的好几个高材生一起上手。
也是陆陆续续,精心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对瓶子的画工。
索性随后烧造过程也算顺利。
在刘永清提心吊胆,几乎不离窑口的日夜看守下,这对堪称绝对仅有的彩瓷珍品终于成功出炉。
然而这还不算大功告成呢。
这对大赏瓶烧出来后,虽然让刘永清、祝达年皆为欢喜,万分的庆幸。
但他们也同时感到了设计上有些考虑不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