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篇报道进行了假设性的剖析,涉及到的资产转移手段被一点点勾勒。
此外,长虹对外的委托理财也没逃离这篇报道的解剖,从委托理财的回扣到经营资金的占用,如此的灰色地带被清晰的展示在媒体版面。
“继错误的开启彩管之战,倪润峰如今已经让长虹走到了历史的分叉口,这家国民骄傲的品牌会持续沦落还是焕发光彩,一切都在倪董事长的一念之间。”
《华夏证券报》的大胆报道迅速席卷了业内,先后获得不少报纸的转载,也被各大门户网站以更惊人的标题推送。
从这篇报道来看,关于长虹的改制,关于倪润峰提出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很可能只是极具私心的假模假样。
甚至,这可能涉及到必须要被追究的违法行为。
很快,长虹公关部对外发声,严厉斥责了媒体对公司的恶意揣测,声称将会追究不实报道的法律责任。
然而,这样的表态显然不能让媒体收声,更大的舆论风暴看起来即将来临。
申城易科,作为兼具秘书和传记作者身份的梁幕,他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华夏证券报》对长虹的报道。
只是,他一边留意舆论,一边又觉得有点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