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周贤弟,自取灭亡。
他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看着别人眼看一飞冲天,他还不太甘心。
焦灼的都成了心病了。
到底心胸还是不太够。不然没有了状元头上压着,他一个榜眼,稳扎稳打也不至于他来心慌。
因为前阵子老翰林致仕的事情,他同钱侍读在翰林院的名声就一落千丈,如今后悔也是晚了。
所以为了名声,赵侍读最近,就使劲的想要同付周两位大人靠近,可惜总是不得方法。
人家俩人也不见相处多好,可就是莫逆之交,同他也不算疏远,可任谁都能瞧出来,相交平平。
这也是人家付周二位大人的本事了。
赵侍读的心思,大伙看的明明白白的,可有些地方,那就不是你投机取巧能站住脚的,要靠真本事,真学问。
比如翰林院。
人家探花郎学识扎实,精彩绝艳那波的,做人坦荡,赤城。人摆在那,就能入老翰林们的眼。
周大人做事扎实,学识自然顶顶好的,为人处世挑不出来毛病,到了翰林院,挑眼的就那么一二三件事,进步都是肉眼可见的。老翰林们提起来除了点头就是赞扬。
你一个榜眼,做事不踏实,投机取巧,些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