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有季家的刺激,更多是夏晓兰觉得“交换生”是个不错的选择,时间不长,能让她顺理成章出国。
大学新生,除了这个途径,还能怎么出国?
夏晓兰现在不穷,但这点家底丢到美国去,那也不算啥了。
本科阶段出国的人少,81年华国就能考托福了也没用,因为国外大学的本科阶段的奖学金少,一年学费加住宿费将近1万美元,要没有公费留学,哪个华国家庭承受的起?
夏晓兰现在也承受不起,她之前也没觉得国外的月亮更圆,老老实实的在华清学建筑,出国不出国的,是本科毕业后的事,出国去念硕士和博士比较容易。这俩个阶段的学生,奖学金从比例和额度都比本科阶段大了很多,对尖子生来说,甚至能达到学费全免后还有剩余,就是所谓的“全奖”。
拿不到全奖,帮导师做做项目,还能从老师手里挣一部分钱。
后一种情况在84年的华国大学基本不可能,大学生都争着替导师做项目,能加入说明你优秀,还敢问导师要工资?导师自己的经费都很困难,每一分钱都要花在研究的课题上,华国百废待兴,整个国家都等着建设,哪里都需要钱,课题那么多,教授们都排着队申请……84年的大学生替导师打杂,全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