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口号刚提出来,香港首富就在自己的老家粤省捐钱修大学。
那么多钱杜兆辉是不可能捐的,杜家的资产和首富还差了等级,杜兆辉也不是当家人。但一两百万港币杜兆辉还是能做主的,也就是杜大少爷在香港买一台车的价钱。
他对特别喜欢的女朋友,也会送车送楼,一般喜欢的就送名牌包。
香港女明星的身价也不过如此,在她们身上花钱,她们会讨杜大少爷欢心。
给华清大学捐钱,能给杜兆辉带来好处。
有些好处是无形的,杜兆辉是标准的商人想法,以小利博大利,有好处的事他肯定干。
杜兆辉把自己想法一说,向导也很意外。
“……应该是能的。”
给学校捐钱肯定行,香港来的有钱小开真是有钱任性。
但这钱别管捐给谁,都是落在了华国的建设上,向导也不是汉奸,有钱的港商支援国家建设还不赶紧答应下来么。
这下子找学校,就更名正言顺了。
80年代,以私人名义给华清大学捐款的还很少,学校靠的是国家财政拨款,而且还是众多高校中,国家拨款第一序列位置的。可谁会嫌钱多?这种没什么要求的捐钱,也能解决学校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