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阿雪和一个建筑系的新生比,阿雪学了多少年,她才接触多长时间?”
许跃进被说的不好意思。
他都三十多岁的人了,非要和一个新生计较啥。人都是护短的,许跃进跟了宁彦凡十来年,几乎是看着宁雪长大,宁彦凡说夏晓兰以后成就会高过宁雪,许跃进去看夏晓兰时,已经先入为主带上了挑刺的目光。
想想自己大一时候的蠢样,连拿铅笔的姿势都不对,凭啥对夏晓兰这样苛刻。
“老师,我继续帮忙去了。”
瞧着许跃进讪讪跑掉,宁彦凡又低头看初稿图纸。
1600万的方案,只是在他的基础上改,3000万的方案,功能区的分布都变了。
可香港公司,真的会同意装修成本翻一倍?
宁彦凡已经是很变通的人,和他一个时代的同行,在国内安安稳稳干到退休,还能搞自己工作室的建筑师没几个。
但他依然和夏晓兰的想法有代沟。
不是宁彦凡笨,多年以来的社会环境,会影响人的判断。改革开放前的一代人吃了很多苦,哪怕将来发家致富,依然难改勤俭节约的作风。对宁彦凡来说,“省钱”是第一要素,不是国内的建筑师喜欢一成不变的样式,方方正正的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