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还真的只有周诚、邓昌兴和宋志承,并不耽误考察团的行程计划。
拖着正好,正好能给他时间联系上琤荣集团那边。
邓昌兴心想,当儿子的还能不听老子的话?杜琤荣若是发话,杜兆基就不能在这边瞎加价了吧!
夏晓兰也是这个想法。
这就是一场拉锯战,杜兆基着急引进生产线,华国考察团也不可能放手。
那就看谁拖得过谁,哈罗德要还周诚的“救命之恩”,那个埃尔默先生明明很心动杜兆基的报价,却也没答应——只要周诚不说华国考察团不买了,埃尔默先生是不会和杜兆基达成协议的。
“看来我要多请几天假了。”
夏晓兰笑着说,邓昌兴想明白了,也不像刚才那么焦急了:“这次真是麻烦小夏了,你的翻译水平也很厉害,我看不输给大使馆安排的专业人士。”
这就是邓昌兴的无脑夸了。
夏晓兰的水平是比一般华国人强,毕竟是拿过英语竞赛大奖的。
但和专业的翻译比是不如的……邓昌兴觉得夏晓兰用起来顺手,是因为夏晓兰更擅长掌握商业谈判的节奏,如何揣摩对方的心态很重要,她感受到了,得通过自己的翻译,让邓昌兴和宋志承等人也能更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