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开口说道:“供销社里一双布鞋售价一块二,他们用厂里的边角料拼接一下做成的鞋只卖五毛钱,还特别好卖。厂里边大多数还都是双职工,一个案、一个下案,配合起来一晚能做四五双鞋,卖出去有足足两三块钱,换成是我也该心动了!”
一天两三块钱,一个月下来是六十到九十块钱,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要知道,一个三.级工的工资一个月也才三十块左右,可是晚辛苦一些能再赚一倍。
最关键的是作为工厂的工人,厂里面的边角料不用付钱,可以说只要做出来成品卖出去全部都是利润,在这样的前提下工人班磨洋工、不愿意加班在很多企业都是普遍现象。
对于这一点作为后来人的杨立民自然是清楚的。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工人们有一些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追其根源主要还是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计划经济的错误明显显露而造成的。
众所周知,所谓计划经济是按计划生产统一调配资源,这个想法是没错的,从客观角度来说也是符合共产主义的理念的。但是其有一点是这个计划之外却没有大力度的微观调控,所以造成了供小于求的局面。
供小于求、物资匮乏,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