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向教室走去,后面的青年们也跟着。
一路走着看着,杨立民心里震颤,刚才站的远还感觉不怎么震撼,但此刻离得近了,简直内心颤抖。
这是怎样的几间教室啊,墙上的砖都已经斑斑驳驳了,窗户上几乎没有了完好的玻璃,全靠塑料纸和报纸遮挡着深秋的寒风。教室里的桌椅全都是破旧不堪的,许多桌子上钉着横一道竖一道的小木条,用以维持着桌子不会倒掉。
每个教室就是一个年级,大约有40来个座位,其中一半的座位上坐着学生。
牛志学解释道,家离学校比较近的孩子,是可以不来上晚自习的,他们自己在家里看书、做作业即可,已经回家了,毕竟家里也需要人手。现在正在上晚自习的孩子们,都是家住得非常远的,他们就在学校里住宿,每周末才回一次家。
天色已经,慢慢暗了,但教室里依旧没有开灯,光线有些暗,让教室里有些凄凉,原因杨立民已经猜到了一点。
“孩子们都非常用功。”牛志学轻声地说道,“可惜我们的师资有限。这里条件太苦了,好老师留不住。如果能够有两个好一点的老师,一个教数学,一个教语文,专门管毕业班,我们一年应当能有两三个孩子考上县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