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里,《当代》将会在作家们的作品发表后返还手稿。
《当代》在全国各地拥有海量的读者,作者的数目肯定没有读者多,但他们带给《当代》的影响是一样的。
作为一本刊物,作者和读者就是天平的两端,缺了哪一边,这座天平都会失衡。
这个消息一出,不管是打算要给《当代》供稿的作者,还是曾经为《当代》供过稿的作者,都是欢欣鼓舞。
编辑部的这项举措不仅是一个承诺,更体现出他们对于广大作家的关怀和在意。
这一波操作,可以说是狠狠给《当代》编辑部拉了一波好感,以后组稿的难度都会降低不少。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量的增加。
“为民,我昨天放在桌子上的那篇短篇你看到没有?”
“没有啊!”
“你不是还看了吗?”姚淑芝揪住林为民不放。
“我看完又给你放回去了啊!”
“那怎么不见了?”
“我哪知道啊,你再好好找找。”
这几天,编辑部内类似这样的对话时有发生。
姚淑芝心烦意燥的找了半天稿件,好不容易才找到,然后又把锅甩到了林为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