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怡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后世这位在香江文坛有些名声,写的作品多以都市生活和豪门恩怨为主,其中很多都改编成了电视剧。
“领导,这位作家的作品过于通俗了吧?”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林为民主持《当代》以来,一直在强调文学作品的通俗性,也推动了很多通俗性极强的作品的发表和出版,但这个“通俗”是指在文学的范围内。
他倒不是歧视通俗文学,他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国文社自创社以来的理念。
国文社的第一任社长冯雪丰先生曾经给国文社的出版工作定过调子:古今中外,提高为主。
创社四十年以来,国文社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不管是国内、国外、古时、今日,只要是能够哺育中国人精神的作品,都可以编、可以出版。
但是,这个范围更多的被局限于纯文学领域。
通俗类作品国文社不是没出过,只是外界的评价很不好。
“人民文学”这四个字,很大程度上了代表一国文学领域的最高标准,一旦跟“通俗文学”沾上边,文学界、评论界和读者群体第一时间就不满意了。
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程早春脸色凝重,“这个问题,我当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