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做出一些变化了。”
望着参谋们铺上来的江淮军事地图,看着地图上新作出的代表战场变化的标记,黄远岱没有冒然开口。
江淮防线以扬州城为核心,那本身也是晋军进攻江南的桥头堡,中原大战结束后晋朝在此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建设颇有成果。
有大江作为屏障,按理说扬州防御战不会很难,但这只是道理。实际情况是起于北方的反抗军水师力量太小,而吴国水师一向精锐庞大,是他们沙场利器。
跟彼岸界建立联系后,吴国没忘记加强他们的水师。“我建议施行二号方案,让淮南江北的反抗军舍弃重镇,放开手脚进行运动作战。”黄远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神色并不轻松。
赵宁点了点头。
江淮大战开始后的基本变化是在战前就有推演的,基于江淮反抗军面对的实际情况,他们针对各种变化做出过不少预案。
如果扬州一带的防线顶不住吴国水师,那就舍弃阵地战,扬长避短转入运动战,这是反抗军的老本行,可以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发挥优势。
另外,革新战争给江淮之地带来了新局面,反抗军有广大百姓的支持,能够依托百姓与敌周旋,其真实战力远强于纸面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