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归气,别真不吃饭。小山说那话欠妥当,家里的事,肯定听娘的。”
杨氏就算是心里真气恼这个,但这会儿也不好说,于是只干硬道:“不是这个。他是你男人,听你的没错。只不过你跟九娘,那又不一样,你不好训她管她,她才八岁,就这么有主意,我再不管,谁管得住?”
徐氏叹一口气:“娘,九娘有主意,这是好事。她将来嫁人,性子太软,那是要被婆家人欺负的。我可不想将来她在婆家受气。咱们家辛苦养大的人,凭啥让别人磋磨?”
想到这个,徐氏心里就不痛快:“九娘本来命就苦,要是将来再过得苦,我回头见了大哥大嫂,哪有脸?”
杨氏想起自己大儿子和大儿媳,心里一酸,就忍不住又开始掉眼泪。
徐氏也红了眼圈:“娘,大哥大嫂去得急,什么话也没留下,九娘是看着她娘没了的。又掉河里遭了罪,咱们都该更疼她才是。这孩子,命太苦了。”
杨氏不住的抹眼泪,心里也不好受。
徐氏将心里话说出来:“娘,我知道你怕我心里觉得养着九娘和小南瓜不乐意。觉得吃亏。所以就想让九娘多干活,听我话,什么都得讨好我,看我脸色。可这样我也怪不自在的。我是不是她亲娘,但我也是她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