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背景下拉提琴的镜头,是电影的高潮之一,很唯美。
但是,我华夏自有国情在此!
张国榕拿着把唢呐,背对着雪山,来一首震撼人心,让灵魂都颤栗的《大出殡》《哭五更》,也一点不差啊!
唢呐一响,华夏人刻在DNA里的“出殡”画面立马就能涌上眼前。
对于一部讲述华夏入殓师以及丧葬文化的电影,吴渊觉得用唢呐作为男主心态转变的隐喻,要比大提琴更加合适!
而且同样也能为男主角添加一条暗喻隐线。
唢呐,其实就代表了男主角本人。
原本是京剧团唢呐手的他,从一个京剧戏曲表演者,变成了入殓师,职业和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他手中的乐器,也跟着经过了洗礼与转变,从为生者奏鸣,到为逝者送葬。
乐器本身没有变化,唢呐还是唢呐,但是吹奏他的乐手在经过了心态和身份的转变后,却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音乐!
这也契合了“音乐”在人类社会诞生的初衷,那就是分享和传递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并且为之共鸣!
当演奏者的情感和心态发生变化,吹奏出来的音乐也会随着一起改变。
这也同时是在告诉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