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的服务员一个个跟后世的奢侈品店员差不多,哪有这个热心夸顾客呢。
被她点到名的女工们都来了兴致,排队等试衣服。
最先进去的女工出来了,如棠给她挑的款式穿她身上的确是好看,尤其是在工友们的工作服衬托下,精气神和颜值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女工很爽快的买了。
7块钱进的货,卖12块钱,D港效益好,如棠运气更好,工人们刚开了工资不差钱,当场成交。
开张后,后面又卖了几件,郝梅在边上全程插不上话,惊的合不拢嘴。
城里女人买衣服,这么痛快的吗?
大姑娘买衣服痛快也就算了,为啥那几个看着跟她岁数差不多的中年大姐也跟着买?她甚至没试穿,只看了几眼,问如棠她的尺寸合不合适,然后就指着几件说,她都要了。
在大黎村,女人结婚有了孩子后,就要有自觉当家里“二等公民”的自觉,不仅要吃儿女和男人们剩下的饭,衣服也尽量不要买,什么好东西都要紧着孩子和男人。
在郝梅的认知里,上了四十岁的女人添新衣服是要被指着鼻子说不会过日子的。
可人家就买了,不仅买,还很痛快,一下子买两三件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