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一架H-20的源点消耗才不过10点,但鸾鸟空天母舰、南天门空天平台的源点消耗,却是十万级别的。
同样,相对先进的Amprius锂电池消耗的源点数量在20点,可下一代的硅琉电池,却是900点。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自己走完“当代技术”的全部布局点,有可能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面临“天花板没办法打破”的窘境。
至于这个窘境要持续多长的时间呢?
没有人知道。
想到这里,陈念深深叹了口气。
该怎么办啊
为了这个问题,他其实也想过很多种不同的解法和方案。
比如,直接攒一波大招,先把BCI脑机点出来,这样就可以卡系统的bug,依靠大量的信息传输去刷源点了。
不过,他很快又反应过来,实际上,系统解析后传输知识的过程,跟BCI系统传输知识的过程不是一模一样吗?
既然系统传输知识不会被当做“学习”来给予奖励,那BCI肯定也不可以。
系统对“学习”这个行为的判定条件,应该是在于脑部的持续活动,以及记忆区、思维区的主动活跃。
无论是系统、还是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