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旱涝保收。
于是在合约机时期,国内涌现出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大品牌,号称“中华酷联”。
他们依靠运营商的铁饭碗,疯狂抢占市场,巅峰时加起来占了40%以上的份额!这四家,加上苹果和三星,就是3G智能机开荒时代的六大天王。
有了铁饭碗,自然会丧失动力。
他们满足运营商的要求就好,不用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至于在2014年运营商取消补贴的时候,除了华为未雨绸缪,杀出困局,余下三家全部扑街。
再接下来,小米、OPPO、VIVO崛起,与华为形成了新的四大品牌,这已经是第二阶段了。
回过头看。
中华酷联时代,虽然国产机短视且不足,但没有他们,连这40%的市场份额都冇啊,那得全是外国货的天下。
是不是有点当年短信联盟的意思?
运营商为了开拓市场,大力补贴,政策宽松,等市场开拓出来了,拔吊无情。那些不思进取的家伙只能被淘汰。
姚远从一个野蛮时代扎进另一个野蛮时代,皆是如此轮回。
而且顺便说一下,早期合约机根本不便宜,大概从2011年开始,运营商才施行“千元合约机战略”